曹绣国官方网站
http://caoxiuguo.diaosu.cn
曹绣国首页>文章>正文

中国仕女

更新时间:2024-03-28 23:55:11 作者:caoxiuguo

 

魏晋仕女:气度高古

魏晋南北朝是仕女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描绘的女子主要是古代贤妇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这类形象的原型一般来自于诗、赋等文学作品和世间传说。画家在表现这些远离现实生活、带有理念化色彩的女性时,最为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对女性外在形体的表现,张扬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从目前存世最早的卷轴仕女画——东晋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诗意创作的《洛神赋图》中对洛水女神的描绘,可见典型的魏晋美女瘦骨清象、气度高古的风姿,这种美与魏晋时期人们崇尚玄学、关注人的内在精神气质、追求超脱的时代特征相吻合。

唐代仕女:华丽奢艳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画家们以积极入世的行乐观密切地关注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尤其热衷于表现贵族妇女镕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镕的生活情调。张萱、周昉是这一时期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的《簪花仁女图》描绘仕女们的镕适生活。她们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镕、拈花、扑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滋润光泽,都画得神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是研习中国古代人物画技法之绝佳范本。这种美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五代仕女:健康之美继唐代之后的五代是个政权交替频繁的时代,画家们在仕女画的创作上,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所变革。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笔下的女伎与唐代的仕女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歌伎丰腴的肌肤缺少唐代宫女慵懒的体态,更具健康之美。

宋代仕女:寻常女子

宋代作为政权相对稳定、文化昌盛的时代,在仕女画的创作上承袭了唐、五代兴盛之势而又有所创新,尤其是在题材方面,其表现范围已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宽泛地步。除宫廷贵族妇女、神话传说中的女子仍被描绘外,生活中最低层的贫寒女子也开始为画家们所关注。王居正在《纺车图》中描绘的女性,仅是生活中最为普通的农村妇女。衣裤迭经补缀的老妇面容憔悴、动作迟缓,艰辛的生活令其相貌充满沧桑感,反映了宋代仕女画的艺术特点,人物造型严谨,形体比例准确,体态生动自然。元代作为蒙古贵族统治时期,特殊的社会现状和民族冲突,令画家们避居山野,倾心于抒发隐居情怀的山水画创作,由此而导致元代仕女画呈衰退之势。

明代仕女:文雅恬静

明代是封建社会的政权稳定时期,仕女画获得极大的发展。人物的造型由宋代的具象写实逐渐趋于带有一定唯美主义色彩的写意。仕女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举止间流露着女性文雅恬静之美,尤其她们怡情于亭台之间,身着贴体紧身的明服,更增强她们体姿的修长与典雅的风致。明代作为仕女画的艺术成熟阶段,这时期不仅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仕女画家和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而且在表现技法上亦丰富多彩,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文征明的《湘君湘夫人图》代表了淡彩仕女画的最高境界。人物以朱砂白粉为主调的浅彩设色,表现出女神温柔娟秀的美感。仇英的《贵妃晓妆图》,充分地展示了他工笔重彩仕女画的深厚功底,图中所塑造的杨贵妃及宫女虽然是唐代宫苑仕女,但实际上她们已完全是明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美女的形象。她们修颈、削肩、柳腰与周昉笔下曲眉丰颊、短颈宽胸的宫女有着全然不同的审美意趣。

清代仕女:地位至尊

清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仕女画发展至此,被抬高到山水、花鸟诸表现题材之上的至尊地位,这时期的仕女画在创作上日益脱离生活,成为一种概念化、程式化的表现题材,画作中的女子无论是贤妇、贵妇、仙女或从军习武的花木兰、梁红玉等皆拥有着修颈、削肩、柳腰的体貌,长脸、细目、樱唇的容颜,‘风露清愁’、黯然神伤的韵致等。当代仕女:百花齐艳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许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仕女画,像傅抱石的仕女笔简意远,潇洒入神,风格高古;张大千的仕女清丽秀雅、别有风姿;齐白石的仕女用笔简练、神态生动;徐悲鸿的仕女造型准确、形神俱足;林风眠的仕女线条疾速、色彩浓丽;谢稚柳的仕女笔法娴熟、设色考究;吴青霞的仕女开相秀美、仪态端庄;徐燕荪的仕女工细艳丽、雅俗共赏;王叔晖的仕女用笔精细,艳丽典雅;吴光宇的仕女取法宋元、设色古雅……目前正在云峰画苑展出的赵国经、王美芳的仕女画,是将艺术理想构筑在当代审美品格的基石之上,确立了他们全新的价值观及艺术视野。他们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仕女画对文学意蕴的重视,另一方面又摒弃传统仕女凄苦脆弱、多愁善感的特征,而使笔下的形象端庄健康,充满青春活力,不乏当代女性的气息与风采。无论是历史人物,如李清照、上官婉儿,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金陵十二钗等,都真实可信,突破了史实和文学描述的限制。他们将西洋画的观念和技法融入到仕女画的创作中,进而将鲜明的时代感、文学性、抒情性也灌注到作品中去,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使作品具有古朴与现代双重旋律。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