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绣国官方网站
http://caoxiuguo.diaosu.cn
曹绣国首页>文章>正文

京腔京韵

更新时间:2025-01-04 15:24:00 作者:caoxiuguo

                                                                                  曹绣国理

                                     凝结在皮毛上的信念
                                                            
    萧掌柜这个名字经常出没众多武侠小说的版本里。但这个萧掌柜是身杯绝技的工艺美术师。他把“毛绣”,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来做。
毛绣是蒙古族传统的手工艺饰品。追溯毛绣的历史,毛绣品属地元朝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统治时期最为盛行。随着元朝的衰亡,这种工艺也随着时间被淹埋。在前往百工坊路上,我遇到一对夫妇。凭直觉,我一眼就认出了萧掌柜。当时,他们夫妇俩手牵手走在大街上,那是一幅完美的画面,是一种亲情,是一种互相扶持。带着些许的兴奋和心中对“毛绣”好奇心的驱使,我走进了神秘的百工坊,走进萧掌柜的动物世界,去“察言观色”。
    一心爱动物
    萧掌柜是地道的东北满族人,祖上一直从事木雕工艺,小时候,他就经常把自己玩耍时抓来的麻雀做成标本。年轻时,在乌兰察布盟插队当兵时,兵团的人多数是在内蒙和东北一带生活的少数民族,他们长期和野生动物接触,对动物怀有一种浓厚的感情。从少数民族兄弟身上,萧掌柜了解到有关毛绣的历史。萧掌柜有一颗追随艺术的心。酷爱手工工艺制作的他,回到北京工作之后,凭着对动物热爱的这股闯劲儿,向自然博物馆的老师,系统地学习了动物标本的制作。从那以后,他就作出了大胆的决定:将神秘的毛绣技艺整理,恢复并使更多的人了解毛绣。
    萧掌柜多年来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就是将工业革命之后灭绝的几百种动物,利用图片把它们复制出来,办一个展览,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生存的自然界,热爱现存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的家园。这无疑对青少年也是一种深刻、生动的教育活动。让他们能近距离地感受已经灭绝的物种,从自身小的行为、举动做起,来维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萧掌柜说:“我们一直在喊的口号就是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这个工作”。

    天南地北去选毛
    刚开始制作毛绣的时候,由于选取的家禽、家畜有限,所以毛色很难与要完成的标本达到真正的统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萧掌柜采取了用化学药剂染毛的措施。这样做,毛色是接近了很多,但是完成的标本身上那股化学药品的味道始终退不去,失去了萧掌柜所要追求的“原生态”。萧掌柜经过反复的推敲之后,决定把选毛的范围扩大,“这里的动物毛色不合适,我们就到其他地方找”。但现在萧掌柜的进货渠道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他的观点就是:宁缺毋滥。不同部位要选用不同的材料,这也需要琢磨。舌头和鼻子要求材料有弹性,有一定的手感。而牙齿和脚趾部分则是相对较硬,骨质感较强。经过无数次制作经验的积累和对动物基本特征的琢磨,萧掌柜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品。
    他说:“我喜欢动物,所以我愿意花时间在毛绣制作上。对动物有爱心是很重要的,一个不热爱动物的人,是不可能热爱毛绣艺术的。”怀着一份对野生动物的爱,萧掌柜决定将毛绣事业进行到底。
毛绣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变成一种全民族的艺术。萧掌柜曾尝试开厂,让更多的人学习毛绣的制作。可他发现,做出的动物不仅没有了灵气,而且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做一百只狗都长得一样。“这不是糟践老祖宗的手艺吗?”曾经赔得一塌糊涂,但萧掌柜并没有后悔。艺术就是这样,它不是一种商品化。要实现工厂化是不可能的。有了这样的经验,萧掌柜开始踏踏实实地开起了作坊。“起初,我并没有想过大家对我们的东西会不会认同,我只是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但我陆续收到很多信件,都是向我订购仿真动物。能有这么多人喜欢我做的东西,我当然高兴。就这样生意便做了起来。”
    “我做毛绣是带有一定的商业利益,但我不想把这份工作做成纯商业的东西。”可以说,萧掌柜凭借毛绣,生活上过得很富裕。但自始自终,萧掌柜都把毛绣作为自己一生热爱并追求的理想去实现与完善。直到现在,他仍在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仍在坚持不懈地追求。我不禁对他怀有这样不灭的信念而感到钦佩。做事就应当像萧掌柜这样。
将毛绣事业进行到底
    萧掌柜说:“毛绣不是一种追风,追潮。”由于掌握技术的人较少,工作难度较大,工作量较高等因素,决定了它的价值偏高,所以要一下子普及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现在市场对毛绣艺术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喜欢他做的仿真动物,有为老人祝寿送的,有为企业开业送的,逢年过节也有人把仿真毛绣作为节日礼物的。看来,已经有好多人认识到了毛绣的价值所在。“我们要把这个工作一直做下去。”坚持必定会有收获。
    其实,动物和人是一样的,人的相貌有千差万别,动物也是一样。所以,我要求每一只动物标本都有它自己独有的特征。毛绣是无底稿制作,它的原生态是在你脑吕的一种印刻,全凭自己头脑中对动物的形态、相貌和表情的勾勒。在动物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加入动物的喜怒哀乐,构成它的表情。“不管是做毛绣,还是做仿真动物,都有掌握他的表情。”制作仿真毛绣动物,首先要对动物的生理构造和体貌特征十分了解。比如说要做一只老虎,而你却不知道老虎应该有多少颗牙齿?犬齿的位置在哪里?这是不行的。一般人看,只会注重这只动物“像不像”的问题。而懂行的人更注重的是制作的动物“对不对”的问题。如果把老虎有多少颗牙齿都弄错,即使做出的标本再逼真,客观存在也是“错的”。这样的错误是不允许的。萧掌柜在各个方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这样对自己是一种责任,同时,对动物也是一种责任。
    动物标本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客观存在需要以动物的死亡作为基础。而仿真毛绣动物历来就是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并且,我们不需要以动物的死亡作代价。甚至,取毛的工作都是在死去家禽、家畜身上进行的。这样一来,仿真毛绣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窨。他说:“单纯靠我一人的力量,把毛绣工艺发扬光大,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制作毛绣所需的工期行,要求掌握的工艺也较多,大多数人只是心血来潮。没有几个人愿意耐着性子来学。“我不能让这门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萧掌柜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愿意从事毛绣工作的人,“要把这个工作当成一辈子的事来做。”
    看着满屋子的毛绣作品,有墙上挂的,地上坐的,还有在桌子上叫的。伴着小猫“喵喵”的可爱叫声,人告别了慈祥亲切的萧掌柜。

毛绣仿真警示人类
一只近一米高,两米多长,黑黄毛色相间的老虎,双目圆睁,昂首阔步,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不是在北京百工坊萧掌柜的工作间里,真会把人吓一跳的。这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并不是一个标本,而是萧掌柜运用毛绣制作的仿真动物。
这个萧掌柜是身怀绝技的工艺美术师,他把运用行绣制作人为灭绝的野生动物这件事作为自己比重的事业。萧掌柜是地道的东北满族人,祖上一直从事木雕工艺。年轻时,他在乌兰察布盟插队当兵,兵团的人多数都是大内蒙古和东北一代生活的少数民族,他们长期和野生动物接触,对动物怀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插队时,听察右后旗当地的老人说起一训蒙古族的传统民间工艺——毛绣,曾在元大都十分盛行,几乎每个贵族家中都挂着毛绣挂毯,随着元朝的衰亡,这种工艺也渐渐不为人所知。老人告诉萧掌柜这种工艺与中国任何一种绣法都不一样,不用一般的线,而是用动物脊背上的锋毛(退绒)在粗亚麻布上绣出图案。遗憾的是萧掌柜从没见过一幅古代流传下来的毛绣制品。回到北京工作后,萧掌柜有时间就去自然博物馆帮忙制作标本,凭着对动物热爱的这般闯劲儿,跟那里的老师学会了仿真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跟着老师做了狮、虎、豹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标本。有了做标本的经验,萧掌柜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在内蒙古时听到的神秘的毛绣技艺整理,恢复起来。为了使绣制的动物逼真,他动手前先请教了生物、工笔画、油画和解剖学的老师。使自己在绘制绣品底稿时尽量忠于野生动物的原生态。
绘好底稿后,选毛又成了困扰的难题。刚开始制作毛绣的时候,由于选取的家禽、家畜有限,所以毛色很难与要完成的标本达到真正的统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萧掌柜采取了用化学药剂染毛的方法。这样做,毛色是接近了很多,但完成的标本身上一股化学药品的味道始终退不下支,失去他要追求的“原生态”。经过反复的推敲之后,他决定把选毛的范围扩大,“这里动物毛色不合适,我们就到其他地方去找”。经过试验萧掌柜选用了四、五种家禽的皮毛当原料,但每只动物上只能取脊背上4两左右的锋毛,还要等到夏季,动物皮毛最光亮的时候取。而一只与真虎大小相同的毛绣虎要用去100多公斤毛。并且不同部位要选用不同的材料;舌头和鼻子要求材料有弹性,有一定的手感;而牙齿和脚趾则相对较硬,骨质感较强;绣制成年动物和幼年动物时要选用不同的毛;而表现动物凶猛威严和憨态可掬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时,也需要选取不同的毛来表现。
我的相貌有千差万别,动物也是一样,所以每一只动物标本都有它自己独有的特征。毛绣是无底稿制作,它的原生态是在脑中的一种印刻,全凭制作者头脑中对动物的形态,相貌和表情的勾勒。在描绘动物特征的基础上,加入动物的喜怒衰乐,构成它的表情。做毛绣仿真动物,就要掌握它们的表情,这需要对动物的生理构造和体貌特征十分了解。比如说要做一只虎,而你却不知道老虎有多少颗牙齿,犬齿的位置在哪里,这就不行。一般人看,只会注意这只动物“像不像”的问题,而懂行的人更注重的是制作的动物“对不对”的问题。如果把老虎有多少颗牙齿都弄错,即使做出来的标本再逼真,它也是“错的”。
为使绣制的动物生动逼真,萧掌柜绣所有的毛都要用镊子夹起“栽”到大经纬线料子上,有时动物脸上一些细小的毛用普通的镊子根本夹不起来,要用特制的竹镊子。在动物的鼻子、睫毛等点睛之笔处,更是不吝异使用过去做标本时留下的真正野生动物的毛。在绣制时还要特别细心,因为动物皮毛的花纹看似简单,实际有复杂的规律,中间出一点错,整体效果就不对了。当他完成第一幅毛绣作品后,拿给曾向他描述毛绣工艺的蒙古族老人看,老人激动地说,比他以前见过的毛绣要逼真得多。
在用毛绣工艺做仿真动物的最初,萧掌柜也曾做过恐龙等一些史前动物,但后来他把着眼点放在因人为因素灭绝的动物身上。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包括他的家人和朋友。因为做这些动物投入的多。有人说,你还不如做只东北虎,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萧掌柜说:“在今天,人为的捕杀使得每24个小时就会有一个物种消失,很可能有许多珍稀动物我们的子孙以后就看不到了,做仿真动物是把动物原生态留住的一个好办法。而且通过展示,可以让人们更珍惜地球上现有的物种,更自觉地保护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基于这种观点,萧掌柜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近百年来灭绝的动物。
每次制作前如果没有原始资料,或原始资料不充分,萧掌柜都要到自然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查阅资料,对动物的外形外貌,及动物的生活习性、产地特点等,进行研究、考证,力求掌握最全面的信息。现在萧掌柜手上掌握了一大批近代灭绝动物的资料,如台湾的云豹、美洲的旅鸽等。史料记载,旅鸽的灭亡是惨绝人寰的,百年中就捕杀了几十亿只,干净彻底地灭绝了一个物种。19世纪初叶,北美洲仍有旅鸽30亿到50亿只。因为这种野生鸟肉味鲜嫩至极,又爱好群居,便遭到人类大规模围捕和射杀。1880年,当自然保护主义者大声东击西疾呼想要保护旅鸽时,已经太迟了。1900年,最后一只野生旅鸽被射杀。1914年9月1日世上仅有的一只名叫玛莎的旅鸽死在人工饲养的笼子里。至些,旅鸽便彻底告别了人间,仅有一只标本留在世上。
萧掌柜最早做的一具灭绝了的仿真动物是新疆虎,这种虎是西亚虎的一个分支,主要生活在新疆中部由库尔勒沿孔雀河至罗布泊一带,大约是在1916年灭绝的。除此之外,他一直想要将工业革命后近二三百年内灭绝的几百种动物,利用工艺把它们都做成仿真的,举办一个仿真动物展览,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生存的自然界,热爱现存的野生动植物。这对青少年也是一种深刻、生动的教育,让他们能近距离地感受已经灭绝的物种,从自身小的行为做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萧掌柜说:“毛绣不是一种追风、追潮。”由于掌握技术的人较少,工作难度较大、工作量较高等因素,决定了毛绣制品的价值偏高,所以要一下子普及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市场对毛绣艺术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人都喜欢他做的仿真动物。有给老人祝寿送的,有给企业开业送的,逢年过节还有人把仿真毛绣作为节日礼物。为了扩大产量、后继有人,几年来萧掌柜收过不少徒弟,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工艺技巧太高,做粘接动物毛量大,时间长,需要很大耐心和细心,所以他的徒弟们开始都信心十足,但最后都半途而废了。
萧掌柜说:“我喜欢动物,所以我愿意花时间在毛绣制作上。对动物有爱心是很重要的,一个不热爱动物的人,是不可能热爱毛绣艺术的。但是单纯靠我一人的力量,把毛绣工艺发扬光大,是远远不够的,我不能让这门手世在自己里失传。”他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愿意把这个工作当成一辈子的事来做的人。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