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绣国官方网站
http://caoxiuguo.diaosu.cn
曹绣国首页>文章>正文

最谈得来的老师--胡同张

更新时间:2024-03-29 17:43:26 作者:caoxiuguo

    推开工艺美术大师张毓隽工作室的门。你便开启了自己神奇的“古都胡同之旅”,鳞次栉比的店铺、错落有致的牌楼、长衫短袄的路人、沿街叫卖的商贩、五花八门的货色、穿梭过往的车辆……不经意间,耳边似乎隐约传来阵阵叫卖声:馄饨哦——开锅;葫芦儿——刚蘸得……
   
  此情此景,让人在感受古都胡同风情的同时,接受了一次老北京传统文化的隆重洗礼……


    打造另类“清明上河图”
  在张毓隽的眼里:“胡同是一种语言,是用来表达内心,讲述文化的”要想体会这句话的深厚内涵,还是要走“走进”他耗时8年打造的那条“老北京市一条形码街“,慢慢流连,细细品味……
    这条又壮观又不失精致的胡同,传神的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老北京商业街的繁荣景象,是老北京鲜活民俗文化的缩影,整个作品包括老字号店铺140多间,胡同的门楼十几大类,店铺牌楼、街市牌楼十几座。放眼望去,从皮货店到鞋帽店,从酒楼到茶馆,从烟铺到戏园子,从店铺的招牌到临街的幌子,应有尽有,无不彰显出浓郁厚重的老北京风情。街对面上,五行八作赫然要列,大到往来穿梭的老爷车、洋车、马车和做小买卖用的木轮车,商铺门口摆放的酒桶、磨盘、小到屋檐下悬挂的鸟笼,店铺门上贴着的对联、海报,无不生动逼真、活灵活现。泥塑的商贩们穿着朴素厚实的衣衫,打扮不同,神采各异,恍惚产,商贩们手里“器物儿“发出的响声和各具特色的吆喝声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动人的胡同交响曲,在胡同中缠绵荡漾。而槐树、枣树、石榴树、骆驼等的恰当点缀理是在细节上将京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老北京生活场景主社会风情高水准的精炼和浓缩,难怪一位威望极高的作家在张毓隽的作品前都禁不住惊叹:“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创举,你打造了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绝的是,你的‘图’不是平面的,古都市井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得到了立体的、直观的、全方位的展示!”


   我用胡同来圆梦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自幼,张毓隽就在这样的一幅“世外桃源”中挥洒着自己对笔墨丹青、金石篆刻和古都传统工艺的热爱。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藏在门楼里的抱鼓石、光线昏黄的老路灯……胡同中走出来的他在家庭传统和北京文化的熏陶中与老北京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张毓隽这样阐释自己创作的动因:“北京的胡同凝聚、弥漫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气氛,胡同中的一切都在述说着古都的往事、演绎着古都浓得化不开的风情。现在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正在钢筋水泥的威压吞噬下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身为一名民间艺术家,为了能让那些尘封已久的古都故事长久流传,为了能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我才下决心将自己比重的精力交给胡同!”
对于张毓隽来说,每天最享受的事就是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在京腔京韵的伴奏下,屏心静气地演绎自己的“胡同梦”。“最初尝试做胡同微缩景观时,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做了一个两米多长的‘胡同片段’,让得那是在半夜里完成的,当自己将一个个的门楼、商贩、车辆等等都安置到一起后,竟然被感动得满眼是泪,一直玩味到凌晨两点都不肯离开。那一刻,我知道它打动了我,而我也坚信,它同样能打动所有和我一样对老北京文化情有独钟的人。”也就是从那时起,张毓隽开始了自己将近十年的“胡同之旅”。很快地。最初的兴趣变成了一种责任,张毓隽通过创作圆自己的一个梦,也替别人圆一个梦,一个以老北京为主角的悠远而绵长的梦。


  大师痴迷与文化过招
  张毓隽说,自己的这点本事全是“悟出来”的,为了完成自己的胡同作品,这么多年来,张毓隽几乎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每一条胡同,那残损的老砖、脱落的墙皮、风蚀的木头,在个的眼里,都透露着亲切,生发出感动。有时,一条胡同他就要光顾几次才肯罢休,据他说:“清晨、正午、黄昏,不同时间光线差别很大,胡同的景致也会变化万千,就像舞台上变幻莫测的魔幻表演,对人们有着致命的诱惑力,不品味几遍甚至十几遍根本读不透。”
  本来就擅长书画篆刻的张毓隽,为了打造胡同作品,为了博各种艺术之长,十几年来,他参观了京城大大小小的中外书画展、雕塑展。此外,收集关于老北京的文字作品、名人笔记、相关资料图片和实物也是他生命中的一大乐事,《北京老天桥》、《北京民间风俗图》、《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北京人物与风情》这样的书和反映老北京社会场景、人生百态的老照片堆满了他的书架,而《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等关于老北京的电影光盘更是独霸了一个书柜。
除了面对着书画作品与齐白石、颜真卿等大家交流外,张毓隽还给自己创作了无数次与大师面对面交流、探讨艺术的机会,对于他来说,每一次收获的都是灵魂上的震撼,艺术上的诱惑。“那次从雕塑大师钱绍武那里回来后,一个礼拜内我脑子里都一片空白,一直远离工作台,没敢动手创作,因为感觉自己文化根基太浅了,生怕一动手就是错呀!一段时间后,再次着手创作时,灵感和激情迸发,我为自己作品的突变惊诧不已。”


  倾尽全力化腐朽为神奇
  张毓隽创作时从来不苛求原料的种类,甚至也不斤斤计较微缩的比例和尺寸,因为在他看来,神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东西,他所迫求的是要让自己的作品有味道,有神的,也就是必须有浓郁独特的北京传统文化做支撑。用他的话说:“我感觉自己是将这第多年来积累、体悟到的东西放在脑子里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搅拌’,然后重新排列组合,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新手法、新工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东西。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工艺制作,更是北京三千年文化积淀的展示,是自己心灵和理念的表达。”
  有了坚定无比的信念,再加上儿时就已练就的那套制作各式传统玩具的精湛绝活儿,于是,竹、木、布、泥、麻、铁、纸等这些不起眼的玩意儿在张毓隽的手中,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百米胡同”上色彩华贵又不失稳重的门楼,风格各异、结构奇妙的牌楼,精巧细腻、生动逼真的生活物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各色人物……直至成就了让人惊奇的宏大且精致的“老北京市井文化一条街”


  写本“北京立体百科全书”
  现在,除了不断完善自己的“老北京市井文化一条街”,张毓隽正在着手筹办“胡同张老北京民间艺术馆”,他计划在自己的艺术馆里采用赏、听、购、学、玩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参观者提供一个全方位靠近,感知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一个机会。在那里,人们不但可以在“老北京市井文化一条街”中找到老北京生活中最真实最质朴的点点滴滴,还可以欣赏设计巧妙、工艺奇巧、生动诙谐的中国民间老玩具;可以通过上百幅古都摄影作品领略老北京的自然风貌、历史变迁,可以品尝老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听民间戏曲、相声曲艺,全方位品味老北京的京腔、京调、京味,可以在专业老师的协助下,制作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工艺品,可以亲自上阵,在推铁环、抖空竹、跳房子等游戏中感受老北京人的生活情趣……


  “当老北京不可能再度重现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写一本‘北京立体百科全书’,我要打造一个艺术窨,让人们在其中各取所需,尽情享受,在这里,人们可以全方位了解北京,感受北京真实的传统生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在胡同张民间艺术馆感受老北京文化’一定能成为所有人来到北京要完成的首要心愿!”
张毓隽还有一个正在酝酿之中的精彩举措,就是把“人艺”上演过的话剧和老北京的360行用立方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他们凝固成永恒,经久不息地在人们的眼前上演……
           

(第367期科学新生活)
               二OO六年二月十七日     无根水


    览千年胡同沧桑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大都的格局中,名称包罗万象,既有江河湖海、寺庙庵堂,又有人物姓氏、工厂作坊等。砖塔胡同是元朝就已存在的胡同,是北京最老的胡同之一。北京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全长3公里,最短的胡同是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的一尺大街,才20多米,最宽的胡同是灵境胡同,最宽处有30多米,最窄的胡同为钱市胡同,最窄处仅有40多厘米。
当然,随着北京城格局的变迁,胡同与街、巷等的称谓也在发生变化,历史的变迁在胡同的名称上留正职痕迹,每条胡同都有着说不完的前尘往事,都记载着数百年的沧桑变化,是北京古都风貌的灵感所在。同时,胡同名称的人文倾向记下了北京城的社会风貌,通过这个窗口能领略到当年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看到老北京的文化习俗。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